自2020年中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以来,业界对于人才的需求一路激增。据市场统计,“十四五”期间中国需要的双碳人才估计在55万至100万之间,而目前的从业人数只有10万人左右。
一夜之间爆发的需求,点燃了沉寂已久的碳圈。行业内猎头百万年薪抢人的故事屡见不鲜,许多初入职场的员工以从前难以想象的速度挑起大梁。与此同时,更多怀揣着双碳目标理想的年轻人也都纷纷投身于这片蓝海事业之中。
人才青黄不接,入行功底薄弱
图源网络
目前国内的“碳圈元老”几乎都是在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入行,此后的十余年间,碳圈潮起潮落,直到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碳”才真正走入大众视野,行业也迎来了新一波高潮。
但在这期间,碳圈人才的反复涌入和流失,也造成大批中坚力量离开,目前双碳领域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凸显严重。
图源网络
比如某公司招了很多应届生,其中做基础工作的人比较多,但缺少项目经理级别的中层管理,所以年轻人只能以更快的速度承担起原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够承担的任务,公司也不得不尽快培养年轻人顶上去。
近年双碳行业的复苏,虽给了初入碳圈的新人不少快速成长的机会,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新人学习积累专业知识、深入钻研行业的时间。若想长期从事这个行业并有所建树,那么对比那些能输出专业内容的真正专家,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去哪搞培训?怎么更专业?”,也是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
双碳政策不断出台,履职能力得以夯实
随着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地区双碳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让大家也看到了国家对于3060双碳目标的决心和举措,如2021年人社部等多部门就联合宣布,新增碳排放管理员职业,并将其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序列。
新职业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植根于经济发展的土壤,成长于社会进步的潮流。不过该岗位概念包涵较广,在实际情况中,核算、核查、交易、咨询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岗位,且专业技能要求都不低。
图源网络
双碳行业前景是光明的,但目前相关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还需健全,各种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实不论是学习还是从事双碳行业,对于“碳排放管理”都应要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它本身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覆盖双碳全行业的技能,双碳证书培训的价值其实就是以后要想往这方面发展,一直到学会和理解了什么,进行一个知识储备,便于以后融会贯通在自己所处行业的的技能和本事。
现阶段,专业的“碳排放管理员”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仍十分缺乏,在未来,双碳人才的供需两端或将长期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