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碳权交易所7日成立,岛内碳权交易将在明年上半年上路(CNA制图)
台湾省碳权交易所已于8月成立,但碳权交易的办法仍在研议;台湾省环境部门表示,有机会在今年10月前后预告,如国外碳权在台湾省内适用的比例、是否以分期计划来避免「老碳」等议题,也会与各界讨论收集意见。
台湾省碳权交易所于8月7日正式成立,董事长林修铭表示,国外碳权交易最快在今年底前挂牌;台湾省内碳权交易部分,须待环境部门制定子法后上路,希望在明年上半年成行。
台湾省环境部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指出,与碳权交易有关的「温室气体减量额度移转、交易或拍卖管理办法」还在研议阶段,按照目前进度,可能会在10月前后预告,并收集各界意见。
当外界开始为碳权发展出各种金融性衍生商品时,黄伟鸣认为,真正会在碳权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是有需求的企业;他以欧盟为例,欧盟的碳权交易也有衍生期货,交易热络的地方也是在期货,而非碳权本身。
黄伟鸣说明,碳权是有需求的企业才会购买、也都是现货,企业若估算今年仅差一些就达标,可能就只会进行1次交易;且目前想法是买卖以1次为限,而不是买来后再转卖,真的不是外界所想像的金融商品。
另外,黄伟鸣提到,因为减碳的永久性,碳权是永久有效;目前有些国家是透过制度加以限制,如欧盟是以分期的计划划分碳权,必须要在规定年限之后才是有效碳权,避免「老碳」的问题;至于台湾省是否会有类似规范,也都还在持续讨论、研议中。
至于买国外的碳权是否能抵国内的法规要求,黄伟鸣表示,由于现在子法都还在讨论阶段,目前初步想法,除了会限定比例外,也要求「高品质」碳权,然而何谓高品质碳权,国际间也有不同标准,我们也正在讨论。
来源:CNA 记者:张雄风 易碳家编译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是由湖南馨雅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碳达峰碳中和·清洁能源”政协委员工作室运营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独立事业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授权成立中南区域首家双碳中心,为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常务委员单位,并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设立中创碳投湖南办事处,充分利用中创碳投的行业龙头地位及低碳服务专业能力,结合湖南区位优势,进一步挖掘湖南市场潜力,持续深化双方在低碳领域的服务与合作。双碳事业部将借助于馨雅林及控股、持股公司平台在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优势,聚焦于双碳领域人才建设、双碳咨询、碳资产开发与管理、数字化建设、双碳课题研究、产业报告、品牌传播等多元化产业链服务,业务覆盖“咨、数、产、融”全领域,以智库咨询为基石,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产业落地为支撑,以服务融合为依托。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COS(Carbon One Solution)解决方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实施。